新加坡的教育制度2014年将怎样变化
2015-01-20 来源:  浏览:0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长期以来着重考试,从小学以至大学,无一例外。制度造成的不良积习之一,是学生读书以应付考试为主,以考得高分为先。学生读死书和死读书的结果是扼杀了学习的热忱,抑制了个性的发展,以致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备受诟病的缺点。当然,热衷考试,热衷分数和排名,也导致不良的竞争和偏狭的学习态度。过于专注考试成绩,也忽视了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任何教育制度的改革,都须挑战既定的思维框框,也必须设法改变人们长期积累的既有观念。因此,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就谈不上改革。而改革要取得成效,除了事前要有精心的策划,仔细的思辨,在落实时还须有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克服种种阻力,以竟于成。
     大学教育的大胆试验?近年来,政府大力改革教育,力求改变上述积弊,可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过,现在总算开始见到可喜的成效。全人教育理念所激起的变化不仅在中小学里发生,也已经在大学里激起了波澜。新加坡国立大学将实行大学一年级不算分的制度,可以视为教育界改变既定思维的势头正在继续与扩大。国大校长陈祝全教授日前接受本报访问时透露,校方有意从2013年或2014年起分阶段在不同的科系和学院实行大一不算分的制度。大一学生日后仍然必须参与测验和考试,但他们只会在测试后知道自己是否及格,而不会像以往那样,得到等级评分。更重要的是,大一学生在各种测试的表现也不会计算入决定他们会得到什么学位的最终平均总积分。校方的长远目标是在全校落实这个做法。希望大一成绩不算分能有助学生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课程,加强学生的通识基础。      新加坡国大决定这么做显然不是偶然的,也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事实上它过去几年已经在一些学院做了一些试点,并从中总结了经验,有信心这样的做法不会导致一些人所担心的,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为成绩册上依然会显示学生是否及格,消除了这个担忧。从2010年起,杨潞龄医学院一二年级学生的考试表现都没有算入结业总成绩。耶鲁—国大学院的新生在大一第一学段结束之前,考试成绩也不算分。试验结果反应良好,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更高,大家也更专注于学习的过程。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一般被视为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如果在大学求学期间只是抄讲义,准备应付考试拿高分,不能激发思想和创意,这就失去大学教育的意义。大学教育应是全人教育理念的极致体现所在。此外,我们的大学今后能培养出怎样的毕业生,也将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旧的教育模式显然已无法应付新时代全球趋势的要求,改弦更张已成了必要。李显龙总理日前在新加坡卢卡斯电影公司(Lucasfilm Singapore)新区域总部开幕礼上讲话时就指出,新加坡正致力于创造适合激发创意火花的环境,培养人们的探究精神、紧跟全球趋势、和世界保持联系、建立一个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经济,为国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提供良好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教育重点作相应调整是必然的,国大只是迈开正确的第一步。

相关推荐